大学申请

留在新加坡太安稳?从中国来新加坡,又独自闯进美国 Top大学!

留在新加坡太安稳?从中国来新加坡,又独自闯进美国 Top大学!
2025/11/24

Summary

Crimson 新加坡华人学生,E同学分享了为什么她要漂洋过海,从中国到新加坡,最后冲刺美校的理由。她也分享了许多关于升学之路的建议、经验与对自我的反思(附完整申请经验分享)。

从中国小学到新加坡中学,再到美国波士顿大学,支撑E同学一步步实现梦想的行动背后,是对自我提升的渴望和对去更广阔世界的向往。

Crimson新加坡华人学生

E 同学

录取结果:波士顿大学及新加坡、英国、加拿大、香港多所世界名校

专业方向:环境相关

🌟目前拿到美国知名跨国企业暑期实习 offer🌟

前不久我们请到E同学的妈妈为我们分享女儿在大学期间的收获以及如何斩获美国名企实习offer,远在美国的E同学专门为妈妈准备了一份8页的分享手稿,希望将更多经验传递给学弟学妹。

今天我们将她的分享手稿进行了部分编辑删减发出,为更多正在逐梦路上的学生们传递一些光亮💡

*以下内容由E同学第一人称亲述,经 Crimson 教育咨询新加坡编辑删减后发出

🌍从中国到新加坡再到美国,为什么我要去远方?

新加坡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不忘本的双语教育,还有扎实的全面发展基础。

我在新加坡高中毕业就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实习机会,在新加坡的本地报社发表了文章。

新加坡的学校也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死学习,还有小组作业、辩论、演讲等等。

Mobile Image

以我为例,我在9年级参与了教育部组织的研究项目,由南洋理工大学的教授指导。

不仅如此,我还参与了学校乐队,在滨海艺术中心为上百人演出。参加模拟联合国,就重要国际问题进行辩论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练习谈判技巧。后来担任会议主席,撰写会议文件等。

Mobile Image

除了这些,新加坡给我更多了解自己的机会让我发现源自内心的热爱。

我从7年级开始做环保活动相关义工,一坚持就是六年,在各大非营利组织及政府部门的义工小时数超过600小时。

坚持2年做义工活动种珊瑚、教志愿者海洋知识、参与生物多样性展、去新加坡外岛勘测等等。

这些机会和尝试让我在中学阶段就下定决心本科学习环境相关的专业

🧭方向定了,路才不会迷失

我从初二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将来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从事怎样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感谢家人从未对我设限。妈妈总是说:

兴趣最重要,有了兴趣,你自然就有了动力。

-

正是在这种信任和支持下,我开始了对未来的自主探索。

我一边查阅大学官网和课程说明,一边看YouTube上的专业解说,从中了解了大学阶段的专业远比中学多样,也更具方向性。

Mobile Image

中三、中四时,我结合自己在模拟联合国和环境研究中的体验,以及文科优势和全球绿色发展的趋势,最终锁定了“环境分析与政策”作为我大学的目标专业。

当然,探索过程中也曾有过动摇与犹豫,但大方向始终没有改变。

Mobile Image

中四那年,我开始认真规划留学路径。虽然我一直是自己主导方向探索和活动积累,但我也意识到,想要在越来越激烈的申请环境中少走弯路、提升效率,专业的指导会是很有帮助的辅助力量。最终,我选择了Crimson作为我的申请“护航者”。

在导师的协助下,我更清晰地梳理了时间线,也根据我的兴趣和背景制定了科学的选校策略。Crimson提供的是方法和结构,是一种“赋能”,从早期的方向确立、活动整合,到后期文书的打磨,每一步的思考和执行仍然是我亲自在 Crimson 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专业支持让我更系统、也更自信地走完申请这条路。

我一直坚信,真正能打动招生官的申请,必须源自学生自己真实的兴趣与投入。确定方向后,我持续参与与环保、公共事务相关的课外活动,并在其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比如发起学校绿色周、领导学生团队做环境议题研究、参与国家公园生态项目等,这些内容都不是“为了申请”而临时拼凑,而是我主动发起和主导的。

有了前期的铺垫和准备,我进入到申请环节的最后关头,申请文书

🔥 申请路上,你也可以是下一个主角!

点击预约免费1对1咨询,Crimson 助你把“热爱”写成录取信!

文书写作之路

美国大学的文书写作远比其他国家复杂。除了主文书(Personal Statement),每所学校通常还会要求多篇小文书,题目从“为什么选我们学校”“为什么选这个专业”,到“你的成长故事”“一次失败的经历”等,每一篇都要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个性化书写。

我从2、3月开始构思文书,与 Crimson 的导师头脑风暴、反复打磨到ED/RD提交前。我把主文书改了无数遍,小文书根据不同学校进行定制,文字虽短,却需要花大量时间做调研、构思和润色。

当年申请格外激烈,像波士顿大学(BU)的录取率只有10%。我被放入了Waitlist后,依然坚持撰写Love Letter,表达我的热情与持续兴趣,最终成功转正,收到了录取。

Mobile Image

美国大学申请要比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繁琐要多。写完改完美国大学们的申请文书后,其他国家变得很简单,几乎可以直接挪用。

E同学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美国大学很早就要开始准备,尤其是课外活动背景。我自己很多活动都是坚持做了2-4年,才能在申请中体现出深度。

👉申请越来越“卷”,竞争越来越激烈。我的策略是保持个人Profile的一致性和真实性,不盲目跟风,只呈现最真实的自己。

👉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是能够坚持长期投入的关键。如果对未来专业方向不确定,多问问家长或行业前辈,多读新闻,保持开放心态去尝试。

👉建议大家多利用美国大学官网,详细查看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内容,思考自己是否既擅长又真正感兴趣。

申请是一场长跑,保持好奇心、持续探索,比一时的焦虑和盲目跟风更重要。

🧑‍🤝‍🧑原来世界这么大,和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们相遇相知

在波士顿大学,我最深的收获之一就是接触到前所未有的资源与人脉

波士顿本身就是一座大学城,云集了哈佛、MIT等世界顶尖学府。我们学校对岸就是哈佛,有时春节几所学校的学生会还会联合举办庆祝活动,平时也常有跨校讲座、合作和社交交流。

Mobile Image

比如我很喜欢MIT旁边的 Venture Café,每周四的 “Thursday Gathering” 会聚集创业者、投资人、学者和学生,不同主题分享带来思想碰撞,是个激发灵感的好地方。**这里也经常有初创公司创始人和风投人士,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在这样资源高度集中的城市里,我的学习环境非常幸运:有一次,我在哈佛书店见到了比尔·盖茨的演讲;也曾在波士顿的活动中见到李显龙资政和何晶女士。

Mobile Image

在大学期间,我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和活动。加入新加坡学生会,参与策划文化活动;在专业型商业兄弟会里,参加职业发展讲座、公司参访、Networking 活动,也有社交性质的聚会;加入环保组织和咨询俱乐部,更深入了解了可持续发展与商业咨询的真实场景

Mobile Image

我的教授和导师也都有丰富的实务背景,不少人参与过政策制定或行业研究,课堂里分享的内容既有深度也非常贴近现实。

**学校本身也提供了很多发展平台。**我参与了校内的本科研究项目,也常去Career Center参加简历修改、模拟面试、薪资谈判等求职工作坊。

Mobile Image

我一直认为,“做中学”是探索兴趣和了解行业最好的方式。

我高中毕业后试过律所、媒体、公共部门等多个行业,通过这些实践,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喜欢节奏快、环境多变,同时也希望所做的事有意义、有影响力。

我想鼓励还在探索的同学:不要害怕去试。兴趣,往往就是在一次次真实的尝试中慢慢浮现出来的。

- E 学姐的鼓励

篇幅有限,E学姐在美国大学如何找到实习机会、从零斩获跨国知名企业实习的完整故事——包括她的行业探索、Networking以及面试技巧,将在下一篇《实习篇》中为您详细揭晓!

也想让孩子从新加坡走向英美名校?

点击预约免费一对一个性化咨询让专业学术顾问为孩子进行一次全面背景评估!

更多英美大学详情,申请及课外活动规划等,请扫码联系Crimson教育咨询客服号⬇️

Mobile Image

Crimson教育集团于2013年在新西兰创立,现已成为集精英导师、大数据与科技为一体的个性化大学申请咨询领域的引领者。

Crimson新加坡办公室位于乌节路,十分便利。我们在这里接待了数千位家长和学生的咨询,帮助学生进入他们梦想中的顶尖名校。

Mobile Image
Mobile Image

立即预约免费咨询:与专家讨论您的个性化升学方案